
廠(chang)內實(shi)拍 張(zhang)拉機.mp4
◆ 設備構成
電(dian)氣部(bu)分主(zhu)(zhu)要由編程控制(zhi)器、工業計算機、繼電(dian)器、位(wei)移(yi)傳感(gan)器、執行器件(jian)等部(bu)分組成。泵(beng)站(zhan)部(bu)分主(zhu)(zhu)要由泵(beng)體(ti)、組合電(dian)磁(ci)閥(fa)、單向電(dian)閥(fa)壓力傳感(gan)器等部(bu)件(jian)組成。
◆ 精 確施加應(ying)力
預(yu)應(ying)力智能控制張拉系統能精(jing) 確控制施工過程中(zhong)所施加(jia)的預(yu)應(ying)力值,將誤差(cha)范圍由傳統張拉的±15%縮小到±1%。(2011 版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7.12.2 第 2 款規定“張拉力控制應力的精度宜為±1.5%”)
◆ 及(ji)時校核伸長量(liang) , 實現 “ 雙控 ”
系統傳感器實時采集(ji)鋼絞(jiao)線(xian)伸長量數據(ju),反饋到控(kong)制(zhi)主機,自動(dong)計算(suan)伸長量,及時校核(he)伸長量是否在±6%范圍內,實現應力與伸長量同步“雙控”。(2011 版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7.6.3 第 3 款規定“預應力筋采用應力控制方法進行張拉時,應以伸長量進行校核。…其偏差應控制在(zai)±6%以內”)
◆ 同步張拉
一套設備(bei)控制(zhi)兩(liang)臺或四臺千斤頂同時、同步對稱(cheng)張拉,實(shi)現“多頂同步張拉”工藝。(2011 版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7.12.2 第 1 款規定“各千斤頂之間同步張拉力的允許誤差為±2%)
◆ 智(zhi)能控制 , 規范張拉過程
實現(xian)了張拉程序智(zhi)能控制,不受人為、環境因素影響(xiang);停頓點(dian)、加載速率、持荷時間等張拉過程要(yao)素完全符合橋梁設(she)計和施工(gong)技術(shu)規范要(yao)求。(2011 版橋涵施工技術規范 7.12.2 第 2 款規定“保證千斤頂具有足夠的持荷時間(5 分鐘))
◆ 張拉力(li)雙重保(bao)護功(gong)能(neng)
為了保(bao)證張(zhang)拉壓力(li)的(de)精 確可靠,系(xi)(xi)統采用雙重(zhong)油(you)壓傳感器設(she)(she)計,用一個獨立的(de)系(xi)(xi)統監測(ce)千斤(jin)頂油(you)壓,如(ru)果壓力(li)值超過設(she)(she)計壓力(li),斷開油(you)泵電源,確保(bao)系(xi)(xi)統的(de)可靠性。
◆ 控制主(zhu)機可以獨立工作
便(bian)于(yu)多臺設備同步張拉;也可以工作在單機模式(shi),方便(bian)某些特殊場(chang)合下使用。
◆ 完善的計(ji)算機管理軟件
對張(zhang)拉信(xin)息及過程數據(ju)精 確記錄,杜絕了(le)人為(wei)造假質量數據(ju)的(de)可(ke)能(neng),可(ke)進行真實的(de)質量追溯。上位(wei)機數據(ju)管理軟(ruan)件(jian)功能(neng)強大,界面友(you)好(hao);張(zhang)拉控(kong)制力與鋼(gang)絞線(xian)伸長量、油(you)表壓(ya)力等(deng)數據(ju)量的(de)曲線(xian)顯示,張(zhang)拉數據(ju)的(de)調取、打印(yin)、報表統計(ji)及自動生成測(ce)試報告(gao)等(deng)功能(neng)。
◆ 具備自動(dong)保(bao)護(hu)機制及自動(dong)偵錯(cuo)能力
設備開機時對(dui)關鍵部件(jian)進行自檢(jian),運行中(zhong)對(dui)主、副油壓進行監控(kong)與(yu)保護。
◆ 具備(bei) 處理張拉過程中遇到的突發事件 ( 如(ru)錨具滑絲等 ) 的功能(neng)
如果發(fa)生突發(fa)事件,設備自動停機,并報警。